从第一集开始,我便产生了一个疑问,直到第36集时,平津侯庄芦隐和掌印太监曹静贤相继死去,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开。起初,在藏海家族惨遭灭门的情节中,我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深远性。庄芦隐在临走时让手下拖走了藏海父母的尸体,随后才交代杨真清理现场。按理说,一般的清理工作,常见的做法就是放火销毁一切证据,这样既能消灭线索,又方便编造理由。事实证明,杨真确实按此操作了。直到那时,我还不理解,藏海的父母已经死了,为什么还要将尸体拖走?难道是为了掩埋?但看起来不像。解剖?这又不合逻辑。或者是为了给幕后的人交代?可这类事情不应该见人,死要见尸吗?这让人感到困惑,但既然剧情未解,便继续追下去。
后来,藏海悄然潜入平津侯府的地下室,竟然发现母亲和父亲当晚所穿的衣物被挂在架子上。当他走近一看,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——父母的皮肤已经被剥下,母亲胸口的红痣依然清晰可见。这一幕让我更加迷惑不解,无法理解其中的动机。我一直期待着剧情给出答案,然而直到接近大结局时,似乎编剧和导演已经将这一情节完全抛之脑后。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像一根刺,深深嵌在我的心头,让人感到难以释怀。
展开剩余67%要知道,通常剥皮这种事,必然是出于某种深仇大恨。比如那些死了还要挖出来鞭尸的情节,完全是情感上无法平息的愤怒与仇恨的体现。可是,平津侯与藏海父母之间并没有如此深的仇怨,究竟为了什么,他需要将父母的尸体剥皮呢?说到底,不过是藏海的父母将某些珍贵的东西找到了,平津侯想要,却没有得到。其实,这东西原本也不属于平津侯,他仅仅因为自己的野心与欲望,才对藏海一家展开了暴力报复。至此,平津侯并没有理由对藏海父母存有如此深的仇恨。甚至可以推测,他并非因为某种长久的敌对关系才动手,而是出于自己的权力欲和贪婪。所以,剥皮这一举动,更显得没有直接的动机。
其次,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,平津侯以此为诱饵,等待藏海或其他人来复仇,这样他就可以进行反击。问题是,虽然我们知道藏海家族的灭门事件当晚藏海幸存,但在平津侯看来,蒯铎的一双儿女都已经被杀死,藏海的父母也无一幸免。因此,他应该完全认为灭门之事已经圆满结束,不会期待有漏网之鱼回来复仇。如果真是为了吸引仇人复仇,为何又费力剥皮并将其展示在地下室里呢?这一点更让人迷惑不解。
最后,不排除平津侯可能有某些怪异的嗜好,或者对剥皮有特别的兴趣。毕竟,世间无奇不有,谁知道他是不是因为某种变态的癖好而剥皮、解剖呢?然而,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。因为,如果平津侯真有此癖好,那地下室的尸体岂止藏海父母这么少?他当晚所杀的众多死者,男女老少都有,岂不是一堆“皮货”?更何况,作为一名武将,平津侯在征战四方时,难道不会有大量的杀戮行为?如果他真的对剥皮情有独钟,岂不是要在战场上耽误大量时间?想象一下,一场战斗后,主帅忙着剥皮,下一场战斗还没打就被皮肤堆积成山,那可真是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。这种情况显然不现实,因此,平津侯的变态嗜好也不具备任何可信度。
总而言之,平津侯的举动仍然缺乏合理的解释。无论是情感上的深仇大恨、为复仇设下的陷阱,还是单纯的怪癖,都无法有效地解答这个悬念。更令人沮丧的是,编剧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,让这个情节始终悬在空中,难以理解。
发布于:福建省龙辉配资-炒股指杠杆平台-证券配资平台-股票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