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》明确提出“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”的要求。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深耕少先队育人实践,以省级课题《构建红领巾岗位阶梯式激励体系的实践研究》为抓手,探索出一条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、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的特色路径,相关经验已成为区域少先队工作的示范样本。
岗位体系创新是该课题的核心突破。学校首创“3+N”岗位创建理念,纵向构建 “中队—年级—校级”三级岗位体系,横向拓展N种“德智体美劳”特色岗位。校级设大队委、红领巾广播站等榜样核心岗,发挥领航作用;年级按低年级筑基、中年级拓展、高年级引领设六级梯度岗位群,形成能力成长阶梯;中队细化出卫生巡逻、课前领读等20余项先锋岗,让每位队员都能找到适配岗位。校外延伸至社区服务、红色基地实践等特色岗,实现校内外育人场景无缝衔接。
展开剩余62%阶梯式激励机制为成长赋能。学校将红领巾奖章制度与岗位进阶深度融合,构建 “基础章—特色章—星级章”评价链条。基础章含立德、勤勉等五类,队员通过日常表现积累;进阶章设绿、蓝、红三色玫瑰章,分别对应中队、年级、大队岗位申请资格。创新轮岗与晋级机制:中队岗位每学期轮换,年级岗位学年竞选,大队岗位通过笔试、面试选拔,特别优秀者可破格晋级。数字化平台实时更新集章进度,学期复盘会动态调整岗位,形成表现可量化、成长可追溯的良性循环。
四维度培训体系筑牢实践根基。中队以《红领巾自主管理手册》为依托,通过岗位分解、责任认领培养责任意识;年级按年龄梯度开展标准化训练与创新实践,储备骨干力量;大队统筹资源库建设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培训实现全员覆盖,每周专项培训保障岗岗有指导;校外联动家庭、社区、红色基地,开展“爱心志愿服务岗”“社区党史宣讲员”等特色实践岗位,将校内技能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。
该校少先队员参与岗位实践覆盖率达100%,近三年获区级以上德智体美劳奖项超 2000人次,92% 的学生在红色研学中深化了制度认同。《红领巾自主管理手册》成为集团各校区辅导员必备指南,课题主持人舒会丽在全国少工委全会作主题汇报,成果获省委领导批示推广,通过网络平台、结对交流辐射至10余个县区。
从岗位创新到激励闭环,从校内实践到社会延伸,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少先队育人新生态,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(图文/闻晓燕)
发布于:安徽省龙辉配资-炒股指杠杆平台-证券配资平台-股票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