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期,有一次秦穆公对大臣内史王廖说:“我听说邻国出了一个贤能之人,他会成为国家的隐患。我观察西戎国派来的使者由余,这人聪明睿智,见解独到,若留在敌国,必成大患。我该如何除掉他呢?”
乍一听,好像秦穆公有意除掉由余。但王廖心思缜密,他明白秦穆公其实是爱才之人,于是便劝道:“杀了由余,固然可以解忧,但太可惜了!不如设法让他投靠秦国。这样不仅能得一位良臣,还能趁机削弱西戎。”
秦穆公一听,顿时眉开眼笑:“好!真妙计!由余这样的人才,若能为我大秦效力,岂不美哉!”
那么,由余到底是什么来头呢?
由余其人
由余原本不是西戎人,而是晋国人。因晋国内乱,他避祸流亡到西戎,被戎王器重,担任要职。他熟悉中原文化和语言,见多识广。西戎王听闻秦穆公治国有方,于是派由余来秦国考察学习,借此富国强兵。
展开剩余80%按理说,这不过是一次正常的外交访问。但秦穆公在与由余交往的过程中,逐渐被他的才学折服。
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
秦穆公带由余参观秦宫,炫耀宫殿的宏伟、府库的珍宝。本以为能博得赞叹,没想到由余淡然说道:“这些东西若靠鬼神管理,也会让鬼神疲惫;若由百姓承担,更是苦累了百姓。”
这句话让秦穆公心头一震,他觉得由余见解非凡,便追问:“中原国家以诗书礼乐、法度教化百姓,可仍战乱不断。你们西戎没有这些制度,戎王又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呢?”
由余笑答:“中原所谓礼法,往往成了君主压迫百姓的工具。上古圣王尚且难以长治久安,后世昏君更是骄奢淫逸,结果使百姓怨恨,导致政变、弑君、灭族之事层出不穷。我们戎族不同,上以宽厚待下,下以忠诚报上,就像人身心合一,不需要繁文缛节,也能和谐安定。这才是真正的圣贤之治啊!”
秦穆公听完这番话,大为震动,对由余更生敬意。于是,才有了之前他向王廖倾诉的“心腹之患”。
王廖的妙计
王廖分析后建议:“与其杀掉由余,不如慢慢瓦解他与戎王的关系。您可以送歌姬舞女给戎王,让他沉迷享乐,不理朝政。同时托辞留住由余,使君臣之间生嫌隙。久而久之,戎王会怀疑由余,由余也会心寒。等时机成熟,他自然会投奔秦国。即便他不来,戎王沉湎声色,西戎国力也必然衰弱。”
秦穆公听后拍案叫绝,立即实施。
计谋生效
秦穆公派人送去16名美女歌姬。戎王欣然接受,终日沉迷歌舞,不再迁徙牧地,结果牲畜因缺草而大量死亡。与此同时,由余因长期滞留秦国,与戎王逐渐生出嫌隙。
后来由余归国,见戎王已成荒淫之主,便屡次劝谏,但戎王根本听不进去。由余心中痛苦,觉得西戎已无可救药。
此时,秦穆公再度派人秘密邀请,由余权衡再三,最终决心离开西戎,投奔秦国。
秦国的收获
由余入秦后,被任为上卿,深得穆公信任。他为秦国出谋划策,三年后,秦国灭掉西戎,吞并十二国,疆域大增。周天子为此还派人送来贺礼,承认秦国的功业。从此,秦国踏上了强盛之路,秦穆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
总结
这段历史告诉我们,征服敌国未必一定要靠刀兵,往往“糖衣炮弹”的力量更能起到奇效。秦穆公凭借王廖的妙计,既收获了贤才,又轻松瓦解了西戎,可谓一举两得。
你觉得呢?在权谋与治国之道里,武力强硬固然重要,但能征服人心,或许才是最高明的手段。
发布于:天津市龙辉配资-炒股指杠杆平台-证券配资平台-股票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